welcom ! Handel home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Y世代工程師沒聽過的…

Y世代工程師沒聽過的…

科技日新月異眾所皆知。曾經在一、二十年前風靡一時的先進產品、服務或規格,如今可能早已退流行或看起來古怪地令人感到逗趣可笑。
舉例來說,首款成功商用上市的「可攜式電腦」──當時甚至還沒有筆記型電腦(laptop)一詞呢!──是1981年推出的Osborne 1,它大約有24.5磅重(約11.12公斤),當時售價1,795美元,以今日幣值換算約為4,700美元!蘋果電腦Newton則是首款掌上型電腦(或稱PDA),搭載的336x240畫素反射式LCD以及手寫辨識功能在當時已令人讚歎不已。這款產品要價700美元,在1993年時開始出貨。
由於產業步調變化迅速,很容易就能看到一些常見的科技用語一下子就被遺忘,或幾乎在同一個世代內迅速地被淘汰,儘管這些科技用語或詞彙曾經是具有電腦專業的工程師每天都會用到的。更不用說一些Y世代工程師──根據Pew Research,Y世代(千禧世代)是指1980年代後出生者──可能連聽都沒聽過,他們甚至對於1980-1990年代之間的科技用語不太熟悉。


(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 report)
無論他們是否瞭解以往的技術,Y世代正擁抱今日以社群為導向的技術。Pew Research在2014年3月進行的研究發現,千禧世代熱衷於採用新技術,包括行動裝置與社群媒體,同時將自已置於專屬「自我建構數位網路」的中心。
根據Pew Research的研究報告,「約有55﹪的人都受玩自拍,而且把自拍照片放在社群網站上;至今還沒有其他世代會像他們這樣做。」
不過,儘管Y世代十分熱衷於社交與行動技術,十個人中有九個認為個人資訊在網路上透露得太多,這個看法和上一世代持類似的態度。
當然,對於一整個世代的人存有刻板印象是相當冒險,而且事實上,可能有許多懂技術的工程師讀者經常瀏覽本刊,因此相當熟悉一些其他同儕不知道的上世代技術與產品。
現在就來看看大部份千禧世代連聽都沒聽說過的科技用語吧!當然,如果我們漏掉了或你曾遇到了什麼重要的技術詞𢑥,請在文末的評論欄中幫忙補充吧!
PC clone


(來源:Wikipedia)
當今的Windows PC發展大約可追溯到至少三十年前,大約在1981年代發表的IBM PC。微軟(Microsoft)為最早的IBM PC開發出3種版本的磁碟作業系統(DOS);英特爾(Intel)提供了 8086 微處理器。然而,IBM卻允許微軟將其DOS版本賣給其他硬體製造商。結果是:一個相容於IBM電腦的市場或「PC clone」市場迅速崛起。在1980年代中期,微軟與英特爾已經有能力挑戰IBM對於PC平台的控制權了;到了1990年代,所謂的「Wintel PC」也取代了「PC clone」。至於IBM,則繼續製造PC一直到2005年將PC部門賣給了聯想(Lenovo)。
Baud


(來源:Wikipedia)
「波特」(Baud)或「波特率」(baud rate)一詞最近已經很少聽到了,但在1980年代卻是製造商用來衡量數據機撥接的資料傳輸速度。根據TechTerms.com,「Baud」用於形容一個電子訊號的最大震盪速率。例如,如果一個訊號每秒改變1,200次,那麼就可測得1,200 baud。由於數據機具有每次訊號轉換時傳輸多個位元的能力,「位元/每秒」的用法便逐漸取代了baud。時至今日,經常使用「百萬位元/每秒」(Mbit/s)來描述寬頻度。
「撥號」?


(來源:Wikipedia)
撥接數據機、撥打電話……「撥號」(dial)一詞仍然是科技業界一定年紀的人常用的說法。除了少數偏遠郊區用戶還得忍受昔日數據機刺耳的撥接聲以外,如今撥接網路連線絕大多數已經被寬頻所取代,類比電視撥接選台的時代也早已成過去。有趣的是,轉盤電話早在多年前就被淘汰了,但有些人仍然習慣使用「撥打」電話號碼的說法。不過,近來隨著復古風吹起,我們還經常會在市面上看到具有復古風格的轉盤電話。
穿孔卡


(來源:Wikipedia)
如果你出生在嬰兒潮或在那之前,你可能有機會用過這種穿孔卡(punch card)。其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後期,當時就是用這種穿孔卡來記錄資料。19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使得看似無害的穿孔卡成為洩憤的目標,嘲笑僵硬的紙片就像一個越來越沒靈魂、機械化與電腦化社會的象徵。穿孔卡已經從我們目前的生活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新且更有效率的資料收集、處理與儲存方式。
單色顯示器


(來源:Wikipedia)
單色顯示器仍然可能零星出現在一些場所。例如,許多收銀機和刷卡機等。但如果要看看早期PC時代(約1983年)的單色CRT顯示器,可能就必須要到電腦博物館了。根據所用的螢光粉不同,單色顯器螢幕的文字與圖形均以某種顏色呈現。在IBM相容PC的那個時代,最常見的單色顯示器就是綠色,但琥珀色和白色選擇也同樣很普遍。隨著紅、綠與藍色螢光粉的出現,以及越來越多先進複雜的用戶介面與應用需要全彩色調,很快地單色顯示器就被堆到了倉庫或甚至堆成科技垃圾了。
點陣式印表機
在噴墨(inkjet)印表機在1990年代成為消費列印市場主流以前,可是一個以點陣式印表機為主的時代。(雷射印表機雖然也可追溯到當時,但因價格相當高而主打商業市場。)以今日的標準來看,點陣式印表機真的很吵且速度緩慢,它用一個印字頭來回在頁面間移動列印。它有點像是打字機一樣,但更具有通用性,因為它利用印字頭敲打在緊貼紙張上的色帶,而能夠列印出圖形與多種字體。這項技術式微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彩色噴墨印表機日益進展與複雜化,除了在列印時更安靜以外,它還能夠印出漂亮的彩色照片——這同時也是數位相機躍升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來源:Wikipedia)

序列/平行連接埠



(來源:Wikipedia)

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都著各種連接埠,最主要的就是USB,而曾經無處不在的平行埠與序列埠則早已不復存在。9針RS-232連接器曾經用於連接各種不同的PC外接週邊設備,包括數據機、滑鼠、資料儲存裝置、不斷電電源供應器以及其他設備。長期使用蘋果的用戶應該還記得Mac電腦的RS-422序列埠吧,它後來在1998年推出的 iMac 時被USB取代了。平行埠則主要用於連接印表機、掃描機、外接硬碟、控制搖桿以及一些早期的 MP3 播放器,不過,後來也改用 USB 、乙太網路或甚至 Wi-Fi 連接了。
電傳打字機



(來源:Wikipedia)

電傳打字機或電傳印表機,是經由各種通訊系統(包括以數據機傳送的標準電話線)印刷傳送書面訊息的電子機械打字機。雖然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古老的股票行情自動記錄收報機,但它在1970-1980年代成為各種業務普遍使用的電傳打字機。當時的報社也透過這種電傳打字機來接收電報新聞。這種電傳打字機最終被電腦終端所取代,從而減少用紙與開銷,使其更易於編輯以及共享文字,也更具有成本效益。
軟碟片



(來源:Wikipedia)

Y世代可能還用過「硬式」的軟碟片。2000年代初期的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都還附有軟碟插槽可讀取3.5吋的「硬式」磁片。其實,這種硬式磁碟片曾經有一度真的是…軟性的。最早的軟碟片出現在1960年代,它的直徑約有8吋長。到了1970年代中期的PC革命,5.25吋FDD取代了8吋軟碟。不過,5.25吋軟碟在日常的使用上也不太方便,最後在1990年代中期被淘汰了。
王安電腦


(來源:Wikipedia)

王安電腦(Wang Laboratories)是1970-1980年代文字處理終端機與微型電腦市場的主導廠商之一,但在1990年代該公司CEO兼創辦人王安博士去世後而告失敗。由於電視廣告頻繁出現,王安可說是家喻戶曉,比當時(以及現在還存在)的許多科技公司更有名。IBM PC (以及其後的PC clone)的崛起,扼殺了王安電腦的文字處理器產品線,而該公司努力打造專有PC以及IBM相容PC的業務也一蹶不振。王安電腦在1992年申請破產,後來以王安國際(Wang Global)捲土重來,但在該公司完全消逝以前,始終無法再現昔日輝煌榮景。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10 Tech Terms Millennials Don't Know,by Jeff Bertolucci)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