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老闆塞吉‧布林和佩吉背後出資的美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去年推出由加州州長阿諾代言,讓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隆尼、卡麥蓉狄亞瘋狂搶訂的全球第一台純電動跑車Roadster,取代傳統汽油引擎的那顆心臟——電動馬達,就是由富田製造。這家未上市、員工僅八十五人的小公司,如今成為全球明星,連丹麥車廠都找上門。
汽車新革命,未演先轟動!電力取代石油,電動車股漲翻天
不只富田,散居在台灣的各角落裡,有一批即將躍上世界舞台的明日之星。台北縣汐止市,成立三十三年的胡連精密,正為中國電動車領導廠商比亞迪生產連接器;桃園中壢,成立三十九年的高力熱處理公司,正幫特斯拉跑車馬達進行硬銲加工;桃園龜山,華亞科技園區裡的致茂科技,過去生產精密測量儀器,現正為特斯拉研發電力檢測設備與控制系統。
再往南部走,彰化郊區,台塑長園能源科技開始量產電動車電池所需的正極材料;台南善化鎮的能元科技,則已拿到BMW電動車MINI E獨家電池訂單;高雄仁武鄉的公準精密忙著替特斯拉的馬達做機械加工……。他們,有些來自傳統的黑手產業,有些則是科技設備廠商,如今都一一切入全球的電動車供應鏈!
去年七月,當油價每桶漲破一百四十五美元,電動車就成為撼動全球的話題。在這個關鍵轉折點,為了降低對石油的依存度,各國政府從政策面下猛藥,祭出各種減碳法規、研發補助、購車補貼等方案。
這是一場百年革命。電動車即將上路!未來的車子,不再使用汽油,沒有引擎、變速箱,取而代之的是電池、馬達和電子控制系統。而這個革命裡有兩場戰爭,讓台灣站在千載難逢的利基點上。
台灣好機會,正迎面而來!鄰近中國市場、擁有電子電機優勢
一、中美國力戰爭,台灣有地緣、文化優勢。
身為全球「G2」的美國和中國,正將電動車視為戰略性產業扶植,展開一場國力的戰爭!對石油進口依存度高達四七%的中國,放棄追趕發展逾百年的汽車引擎,要靠電動車一步到位,而喊出「十城千輛」計畫,希望二○一一年有五十萬輛電動車上路。
看中國磨刀霍霍,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趕緊在八月宣布,以二十四億美元支持電動車、電池研發,以期在二○一五年,有一百萬輛本土生產的電動車在美國上路。
然而今年,中國車市規模預估達一千二百萬輛,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車市;其中五分之四的首購族,將是中國跳過汽油車,建立龐大電動車產業的靠山。因此,這場大戰將使全球汽車產業主導權,由美國挪移到中國,這正是台灣以地緣和經貿緊密度,切入中國地方車廠供應鏈的絕佳時機。
二、矽谷與底特律的戰爭,台灣擁有電子電機專長。
而為汽車業帶來破壞式創新的代表——特斯拉,是由一群來自矽谷,具網路科技、航太背景的股東所創立,和象徵傳統車廠的底特律分庭抗禮。
特斯拉的崛起,預告汽車業的遊戲規則將重寫。首先,傳統汽車廠商動輒要上百億美元的資本、養自有工廠和上萬名員工,是資本密集產業。但是特斯拉採用科技業水平分工、模組化生產的概念,在英國生產車殼、台灣採購動力系統,最後到美國組裝。金三角的營運模式,解構了傳統車廠一條龍的生產模式。委外比重增加,讓有技術力的台灣中小企業有幸打入供應鏈。
而當引擎、內燃機不被需要,未來電動車將更仰賴電機電控專業人才。泓威資產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一正預估,電子電機材料占電動車的比例,將從過去傳統汽車的一成提升到四、五成,而這也正是台灣的優勢。「特斯拉效應」,讓台灣看到了電動車所需的新人才、新技術、新供應鏈商機。
綁進供應鏈,現在快卡位!邊磨車廠認證,邊在小市場練功
不過,即便擁有電子電機專長、貼近中國市場、搭上特斯拉品牌效應三大優勢,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點出,台灣廠商不可忽視汽車業講究安全認證,和使用實績。李俊忠分析,「和車廠聯盟、合作研發最為有利,等於把自己綁進供應鏈中!」相對於各國政府砸下鉅資建構國內電動車產業,台灣目前的整合還不夠,是一大隱憂。
當汽車進入無油時代,站在百年難得歸零的汽車業嶄新起跑點上,想吃到二○一五年全球電動車的商機?台灣,現在就得卡位!